4/30開始發現兩三隻家燕來築巢
地上還有一些掉落的小土堆
嘴上還殘留著土團
從4/30~5/15築巢紀錄
家燕先把唾液和潮濕的泥土混合,捏製成小土團,叼到築巢的地方,
漸漸堆置成一個半碗形,再將枯草摻入,使窩巢變得比較堅固..慢慢堆置成巢
一個燕巢從開始到完成約需花費7至10天左右的時間。等到整個鳥巢都乾了,
牠們就會在巢內鋪上羽毛及枯草,準備給小燕子一個溫暖的家
築好巢之後晚上兩隻家燕都會回來睡覺..不久之後就下蛋了
春燕在孵蛋囉!家燕抱卵期大約14天到18天左右
孵蛋期間另一隻燕子還會在附近的電線上守護著
6/2 雛鳥終於破殼而出,啾!啾!啾!小燕子孵出來了
看到大燕叼了半個蛋殼往下丟裡面還有淡淡的血絲
跟正常的雞蛋相比..燕子蛋真得好小唷
6/5 附近的鳥巢不知道是不是生太多了..鳥巢擠不下而犧牲了幾隻小燕
還是不小心掉了下來..真可憐還來不及長大
6/8 看到第一隻小燕子..好興奮喔
6/9 又孵出一隻..那天晚上我一直聽見鳥叫聲..探頭出去看
原來是大隻的親鳥在附近一直繞圈圈飛來飛去..好像非常高興的在報喜訊
6/10 發現第三隻燕子
6/11 三隻雛鳥嗷嗷待哺
家燕親鳥為了要充分的餵食雛鳥,
一天要花費10個小時以上去尋找昆蟲,每天忙得疲憊不堪
家燕的食物全部是昆蟲,包括蚊、蠅、蟻、蚜 蟲、蜂、蛾、金龜子等,
在繁殖期中,雛鳥由公母鳥共同餵食。
初期公鳥餵食次數較多,母鳥多在巢中抱雛, 每小時餵食次數9~15次,
每天餵食次數共約180次;
除了每天餵食幼雛450隻昆蟲,加上親鳥自己所食用的昆蟲,
可以看出每對家燕加上一年兩窩的雛鳥所食用的昆蟲量相當驚人。
有人估算過,一隻燕子在整個夏季大約可以吃掉50~100萬隻蚊、蠅、蚜蟲等昆蟲,
對消滅蟲害、維護環境衛生有相當大的貢獻。
親鳥叼了一隻好大的昆蟲準備餵食
6/11又看到兩隻大燕在門前一直繞圈圈吱吱叫 ..不知是不是有第四隻小燕破蛋而出了
6/12 倦鳥歸巢..一家五口準備休息了
其實家燕很愛乾淨的..之前再小的時候親鳥會將小燕的大便從鳥巢叼出來丟掉
6/18 長大一些小燕要便便時..自己也會轉身上在外面,不會弄在鳥巢裡喔
還常看到土蜂在吃家燕的便便..可能裡面有什麼養份或寶藏吧
6/19 這隻大燕一直停在這裡..不知道是不是不舒服還是在照顧小燕子?
6/20 三隻小燕子長大不少..羽毛好像都長齊了
6/21 颱風過後風還是蠻強的..我看到大燕為了覓食還在強風中不斷奮力飛翔
飛不過去再後退到電線上
6/22 網路上說孵化後的18至22天左右,雛鳥便可以離巢了
我看這些小燕子翅膀也長硬了,快要可以飛了
以前大燕來都是為了餵食..今天觀察到大燕一直飛過來不是餵食可能是教小燕子學飛唷
每隻小燕子都伸展著翅膀想學飛囉
今天還觀察到這三隻小燕子長大了但也開始學會吵架鬥嘴了
從發現蛋殼到今天剛好是第21天,下午2:30第一隻小燕子由大燕帶領..嘗試飛出去了
但是飛一下子就累得停在地上許久..有點怕..畢竟是第一次吧
後來經過大燕的鼓勵又飛出去了
過了十幾分鐘第二隻也鼓起勇氣飛出去了..剩下一隻小燕子還不敢嘗試
傍晚一家五口又都回巢休息了
6/23 早上第三隻小燕子終於鼓起勇氣也飛出去了
現在三隻小燕還會停在離鳥巢不遠的電線上
先生教我分辨大燕和小燕..是看牠的喙和尾巴
小燕的喙是黃色的..尾巴還沒有兩條似剪刀的長羽
大燕的喙則是黑色的..尾巴也有像剪刀的長羽
預計等到冬天時牠們才會飛到南方過冬..明年春天還會再回到這裡
花了快兩個月每天都在觀察牠們..如果真的南飛去了..我還真的會捨不得耶
牠們已經成為我們家的一份子了
延伸閱讀>>